成果总结报告

 点击:[]


本成果从1996年宝鸡文理学院“人文素质研究所”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实验班开始,进行周秦伦理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培育和形成了《构建周秦伦理文化“123”(一条主线、两个路径、三大保障)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的教学成果,在我校及相关兄弟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美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成果已成为本校用周秦伦理文化育人的重要特色,也是周秦文化发祥地上一张亮丽的美德教育“名片”。

一、成果的背景和基础

(一)成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可见,包括周秦伦理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育人相结合,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成果依托周秦文化发祥地这一独特文化资源,通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不断积淀、深化和完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周秦伦理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大学生美德教育”,激发了青年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美德素养,培养其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经验和范例。

(二)成果的基础

本成果自实施与培育以来,以1997年“高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学改革项目和1999年“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省级教学成果奖为基础,进行实践探索。2005年开始,依托陕西省哲学重点学科和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和现代道德价值中心,组建了25人的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完善周秦伦理文化精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通过陕西省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周秦伦理文化与大学美德教育》的引领与提升,不断强化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彰显出鲜明的周秦伦理文化育人特色,逐步完善和固化123”(一条主线、两个路径、三大保障)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主要内容

123”特色育人教学体系的内涵为凸显周秦伦理文化一条主线,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路径,构建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三大保障。

1.凸显周秦伦理文化一条主线。发源于宝鸡的周文化和秦文化分别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大来源和取向,“文化因周,制度袭秦”,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深受周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重德性为主要特征的伦理文化;而历代的法制文化则深受秦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以重责任为主要特征的伦理文化。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这实际上是对周秦伦理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弘扬。本项目组长期坚持以周秦伦理文化为主线的大学生美德教育,按照普及——深化——提高的目标定位和顶层设计:一年级在全校开设《周秦伦理文化概论》通识课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基本知识,热爱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开设《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特色选修课程,让大学生掌握周秦伦理文化精髓要义;三、四年级开设具有“体验性”的周秦伦理文化系列实践课程,养成和巩固大学生美德行为习惯。

2.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路径。在运用周秦伦理文化育人过程中,不断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进一步发挥其在大学生美德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一是探索“多向互动”的理论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沙龙探索、研讨班讨论、视频观赏、微信群、QQ群交流讨论以及“慕课”线上线下学习,实现了人机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调动了大学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的积极性。二是尝试“三阶段”实践教学方式。组织大学生考察宝鸡丰富的周秦文化遗存,如周原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院、先秦陵园博物馆等,通过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的结合,形成了“课前认知”——“课中考察”——“课后践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美德教育的实施效果。

3.提供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三大保障。通过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环境氛围的营造,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提供有效支撑。一是开发“多形态”的课程学习资源。挖掘周秦传世文献、文字文物、民俗遗存中的美德伦理资源,开发周秦伦理文化课程;编写便于大学生学习的《周秦哲理名言一百条》等袖珍“口袋书”;研制《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慕课”,为美德教育活动提供重要课程学习资源。二是建立“示范性”实践基地。以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先秦陵园博物馆等“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周秦伦理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三是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将周秦伦理文化精髓全方位地融入校园环境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取自于周秦经典的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风学风、励志名言、道路楼宇和景观命名等,体现了“大思政”育人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大学生美德

总之,123”特色育人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周秦伦理文化这条主线,通过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路径,加强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三大保障的构建,达到了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效果的目的。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一是厘清理念。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并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源头的周秦伦理文化中“仁者爱人”、“民贵君轻”、“诚信恭谨”、“崇礼重法”、“和而不同”、“忠勇报国”等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二是制定方案。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依据,以周秦伦理文化精髓为主线,系统设计构建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三是以改促建。按照“整体统筹,成熟先行,注重效果,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经过多个周期的探索与建设,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等要素构成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

2.如何实现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相结合。一是利用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的地域优势。这为学校探索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育人结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发挥周秦伦理文化教学研究团队的主导作用。组建由专家名师引领,中青年学者参加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研究团队,积极与青铜器博物院等单位合作,研究开发周秦伦理文化育人教学资源。三是促使周秦伦理文化精髓向学校育人内容和资源有效转换。通过资源研发、课程教学,把符合学校育人目标的周秦伦理文化转换成育人内容和资源。

3.如何提升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成效。一是“古为今用”,挖掘整理周秦美德教育资源。通过周秦伦理文化课程学习资源开发以及“遗迹考察”等,为美德教育活动提供具体学习内容。二是以学生为本,改进美德教育方法。运用基于问题导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育方法,以及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TBL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的内在动力,优化美德教育过程。三是躬身实践,养成美德行为习惯。开展周秦遗存“第二课堂活动”、青铜器博物院“讲解活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学雷锋活动”、“我的学校我的家活动”等,使学生的美德行为在亲身实践中得以强化和提升。四是分享经验,增强美德教育的获得感。定期举办周秦伦理文化“沙龙”、“研讨班”和“大讲坛”,讲周秦文化故事,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感悟认识、考察成果,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周秦伦理文化的魅力。

三、成果的创新点

(一)确立传承周秦伦理文化、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本成果通过挖掘周秦伦理文化资源,构建和实施特色育人教学体系,探索出以周秦伦理文化精髓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美德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解决了长期以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与高校“立德树人”传统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为高校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发挥,实现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向学校育人资源转换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校课程思政化探索开辟了新路径,有利于高校育人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共建共享共赢。

(二)创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

本成果把增强学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的兴趣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创新、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实践基地建设和环境氛围营造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全要素、全过程:特色课程教学四年不断线,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多向互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资源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体验现场化、兴趣化,突出学生在“做”中的学习、理解、体验和感悟。环境氛围营造的特色化、教育化,学生的美德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和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的创建,解决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的问题,切实增强了美德教育效果。

(三)实现周秦伦理文化科研和教学成果向教学资源的及时转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在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实施中,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周秦伦理文化与大学美德教育》成为依据、省高校优秀教材《周秦伦理文化概论》作为基本教材、“周秦伦理文化丛书”等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实现了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本成果通过以周秦伦理文化为主线的美德教育教学,使课程设置更加完善,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和环境育人功能更加凸显,彰显了学校“将周秦伦理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特色。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大学生的美德综合素养得到充分发展,学校育人质量全面提高

本成果的运用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的问题,优化了美德知识结构,提高了道德评价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使大学生自强、诚信、友善的品格得到提升,“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优良学风和“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已经形成。近年来,在校生中有1200多名学生参加“微尘志愿者协会”等校内外志愿者组织,有1500多名学生加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多位毕业生已经成为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特别是毕业生郑宗芳扎根山区从教的事迹被《陕西日报》头版报道、丁茂洲获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葛星先后荣获第四届“陕西省好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翟宁荣获第十二届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毕业生张晓虎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献出年轻生命,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救灾烈士”。

(二)教师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该成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水平整体提升。多位教师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和“年度科研人物”,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24种,发表教改和科研论文145篇,获得省、校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19 项。其中《西周王室赏赐礼制研究》《秦国崛起原因的责任伦理角度研究》《文化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等8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秦伦理文化与大学美德教育》为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并获得省级“优秀”等次;《中华人文精神论纲》《秦国责任伦理研究》等12部著述获省厅级科研奖,增强了本校哲学、史学学科建设。

(三)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建设,宣传推广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成果

团队成员先后承担“宝鸡历史文化丛书”撰写、“宝鸡城市精神”提炼、“诚信宝鸡”建设等工作;多位教授被聘为“长安讲坛”、“西凤市民大讲坛”主讲人,参与宝鸡市“周秦文化五人谈”、“宝鸡社科大讲坛”、“石鼓讲坛”等活动,为炎帝陵、青铜器博物院、周礼广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建言献策。

本成果曾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组的肯定,先后被天水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安康学院等高校用于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改革之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都对周秦伦理文化育人特色作了相关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也成为周秦伦理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