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点击:[]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构建周秦伦理文化“123”特色育人教学体系,

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

成果完成人姓名

石玉平  白  黎   王富平  王兴尚  李景宜  

王  磊    高 强      孔润年  丁煜成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宝鸡文理学院

 

0111

61066

http://jxcg.bjwlxy.cn

推荐单位名称

      陕西省教育厅      

2018425

填表说明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2.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综合类成果填其他。

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

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他填0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

4.推荐序号由5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推荐单位代码,按照附件1中各推荐单位代码填写,后三位为推荐单位推荐成果的顺序编号。

5.申请单位需提供一个成果网址,将成果申请材料和认为必要的视频及其他补充材料放在此网址下,并保证网络畅通。

6.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7.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8.本申请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去掉“附件3”字样),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4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9.指定附件备齐后合装成册,但不要和申请书正文表格装订在一起;首页应为附件目录,不要加其他封面。


一、成果简介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2018

构建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强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4

中华人文精神论纲

2014年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3

构建“三三制”实践育人教学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四实”人才

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1

周秦伦理文化概论

2011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

1999

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99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19969            实践检验期:  5

完成:20129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美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自1996年以来,本校利用周秦伦理文化发祥地的独特优势,依托省级哲学重点学科和省级哲社基地“周秦文化中心”,秉承“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周秦伦理文化精髓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形成了123”(一条主线、两个路径、三大保障)特色育人教学体系。

1凸显周秦伦理文化一条主线。周秦伦理文化以德性伦理和责任伦理为其要义。本校按照普及—深化—提高的目标定位,大一在全校开设《周秦伦理文化概论》通识课,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基本知识,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大二开设《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特色选修课,使学生掌握周秦伦理文化精髓;三、四年级开设具有“体验性”的周秦伦理文化系列实践课,养成和巩固学生美德行为习惯。

2)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路径。一是探索“多向互动”的理论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沙龙交流、研讨班讨论以及“慕课”线上线下学习,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多向交流等立体式多维格局。二是尝试“三阶段”实践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考察宝鸡丰富的周秦文化遗存,通过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的结合,形成了“课前认知”—“课中考察”—“课后践行”的实践教学方式,增强了美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3)提供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三大保障。一是开发“多形态”的课程学习资源。利用周秦传世文献、文字文物、民俗遗存中的美德伦理资源,开发周秦伦理文化课程;编写《周秦哲理名言一百条》等袖珍“口袋书”;研制《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慕课”,为美德教育提供重要课程学习资源。二是建立“示范性”实践基地。以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馆、先秦陵园博物馆等“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周秦伦理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三是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将周秦伦理文化精髓全方位地融入校园环境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取自于周秦经典的大学精神、校训校歌、校风学风、励志名言、道路楼宇和景观命名等,体现了“大思政”育人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美德

本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一是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二是如何解决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相结合的问题;三是如何提升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成效。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

1)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一是厘清理念。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并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源头的周秦伦理文化中“仁者爱人”、“民贵君轻”、“诚信恭谨”、“崇礼重法”、“和而不同”、“忠勇报国”等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二是制定方案。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高校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依据,以周秦伦理文化精髓为主线,系统设计构建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三是以改促建。按照“整体统筹,成熟先行,注重效果,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经过多个周期的探索与建设,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学习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等要素构成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

2实现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相结合一是利用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的地域优势。这为本校探索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育人结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发挥周秦伦理文化教学研究团队的主导作用。组建由专家名师引领,中青年学者参加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研究团队,积极与青铜器博物院等单位合作,研发周秦伦理文化育人教学资源。三是促使周秦伦理文化精髓向学校育人内容和资源有效转换。通过资源研发、课程教学,把符合学校育人目标的周秦伦理文化转换为育人内容和资源。

3提升大学生美德教育成效。一是“古为今用”,挖掘整理周秦伦理美德教育资源。通过周秦伦理文化课程学习资源开发以及“遗迹考察”等,为美德教育活动提供具体学习内容。二是以学生为本,改进美德教育方法。运用基于问题导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育方法,以及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TBL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的内在动力,优化美德教育过程。三是躬身实践,养成美德行为习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开展周秦遗存“第二课堂活动”、青铜器博物院“讲解活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学雷锋活动”、“我的学校我的家活动”等,使学生的美德行为在亲身实践中得以强化和提升。四是分享经验,增强美德教育的获得感。定期举办周秦伦理文化“沙龙”、“研讨班”和“大讲坛”,讲周秦文化故事,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感悟认识、考察成果,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周秦伦理文化的魅力。

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

1)确立传承周秦伦理文化、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本成果通过挖掘周秦伦理文化资源,构建和实施特色育人教学体系,探索出以周秦伦理文化精髓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美德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解决了长期以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与高校“立德树人”传统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为高校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发挥,实现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向学校育人资源转换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校课程思政化探索开辟了新路径,有利于高校育人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共建共享共赢。

2)创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本成果把增强学生学习周秦伦理文化的兴趣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创新、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实践基地建设和环境氛围营造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全要素、全过程:特色课程教学四年不断线,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多向互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学习资源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体验现场化、兴趣化,突出学生在“做”中的学习、理解、体验和感悟。环境氛围营造的特色化、教育化,学生的美德品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和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特色育人教学体系的创建,解决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的问题,切实增强了美德教育效果。

3)实现周秦伦理文化科研和教学成果向教学资源的及时转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实施中,以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周秦伦理文化与大学美德教育》为重要依据、省高校优秀教材《周秦伦理文化概论》为基本教材、“周秦伦理文化丛书”等为教学参考资料,实现了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本成果通过以周秦伦理文化为主线的美德教育,使课程设置更加完善,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和环境育人功能更加凸显,彰显了学校“将周秦伦理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特色。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

1)大学生的美德素养不断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全面提高。本成果的运用既解决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的问题,优化了美德知识结构,提高了道德判断能力;又使学生自强、诚信、友善的品格得到提升,形成“学勤、行思、尚真、务实”的优良学风。近年来,在校生中有1200多名学生参加“微尘志愿者协会”等校内外志愿者组织,有1500多名学生加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毕业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赢得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其中多位毕业生已成为知名高校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特别是毕业生郑宗芳扎根山区从教的事迹被《陕西日报》头版报道,丁茂洲获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葛星先后荣获第四届“陕西省好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翟宁荣获第十二届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张晓虎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献出年轻生命,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救灾烈士”。

2教师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显著增强。本成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整体提升。多位教师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和“年度科研人物”,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24种,发表教改和科研论文145篇,获得省、校级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19 项。其中,《西周王室赏赐礼制研究》《秦国崛起原因的责任伦理角度研究》《文化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等8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秦伦理文化与大学美德教育》为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并获得省级“优秀”等次;《中华人文精神论纲》《秦国责任伦理研究》等12部著述获省厅级科研奖,增强了本校哲学、史学学科建设。

3)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建设,宣传推广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成果团队成员先后承担“宝鸡历史文化丛书”撰写、“宝鸡城市精神”论证、“诚信宝鸡”建设等工作;多位教授被聘为“长安讲坛”、“西凤市民大讲坛”主讲人,参与宝鸡市“周秦文化五人谈”、“宝鸡社科大讲坛”、“石鼓讲坛”等活动,为宝鸡炎帝陵、青铜器博物院、周礼广场等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本成果曾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天水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用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都对周秦伦理文化育人特色作了相关报道,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宝鸡文理学院也成为周秦伦理文化研究与传播的重镇。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石玉平

 

出生年月

19606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

政法学院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566356

电子信箱

syp1960@126.com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5年获“三秦人才”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主持总体规划项目方案,统筹实施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协调相关部门推进项目实施。

2.梳理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的实践经验,凝练总结成果。

3.主持将建设成果纳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在全校构建和实施“123”周秦伦理文化育人教学体系。

4.为本校学生、兄弟院校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设周秦文化讲座。

5.主持修订《周秦伦理文化概论》、《周秦伦理文化资料汇编》、《周秦哲理名言一百条》过程中,并参与了审稿、校对、出版等工作。

第(二)完成人

 

 

 

出生年月

19643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

党委书记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与管理学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566306

电子信箱

Baili777@126.com

通讯地址

陕西宝鸡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党政办公室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本成果前期调查研究与可行性分析。在陕西高校调查研究,学习主要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收集陕西主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成果的立项提供了可行性论证的前提。

2.参与本成果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的研讨论证,以及项目组织的协调和管理,统筹安排项目组织运行程序,通过在政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与旅游学院的试点,然后在全校推广。

3.对《周秦伦理文化概论》、《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周秦哲理名言一百条》以及精品课、互联网“慕课”的开设提供组织协调和资源保障。

第(三)完成人

 

王富平

 

出生年月

19645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

民进宝鸡市主委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及高等教育管理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566306

电子信箱

bjyxfp320@163.com

通讯地址

陕西宝鸡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党政办公室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0年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2012年校级教学名师

2013年、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4年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5年陕西省第九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1.负责校园环境的总体规划设计,主持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周秦文化环境育人的氛围。

2.参与了项目的策划、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的研讨以及项目组织实施的协调和管理;

3.主持对中青年教师、学生骨干的周秦伦理文化的培训工作;在对大学生及研究生的教育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把《周秦伦理文化概论》设置为特色必修课。

4.主持将建设成果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推动全校构建和实施“123”周秦伦理文化育人教学体系。

第(四)完成人

 

王兴尚

 

出生年月

19596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中国哲学史、周秦伦理文化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362941

电子信箱

3362941@126.com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参与项目的设计论证,负责完成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策划主编《周秦伦理文化概论》,并撰写了第三章“厚德载物”的文本;策划主编《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并撰写了“《周易》——美德伦理教科书”的文本。

3.主持制作《周秦伦理文化概论》精品课视频,并承担其中“厚德载物”主讲任务;主持制作《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互联网“慕课”。并承担其中“周易——美德伦理教科书”主讲任务。

4.撰写《周秦伦理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撰写《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慕课”教学程序。负责课程的教学质量控制。

5.为本校学生、兄弟院校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设周秦文化讲座,撰写教育教改学术论文3篇。

第(五)完成人

 

李景宜

 

出生年月

19709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

教务处处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

联系电话

0917-3566208

电子信箱

lijingyi7096@163.com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高校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第八届陕西青年科技奖,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1. 负责示范性教学基地建设。

2. 从教务处角度,对《周秦伦理文化概论》精品课、《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慕课制作,给以大力支持。

3. 设计教学条件保障,协助“多向互动”教学方式的有效运行。

第(六)完成人

 

 

 

出生年月

19433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美学 伦理学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365151

电子信箱

Sanshi331@163.com

通讯地址

宝鸡文理学院美伦小区六号楼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99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主编《周秦伦理文化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撰写其中第一章《和而不同》、第六章《公正无私》、《余论》

2.主编《周秦伦理文化经典选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并对经典作了注释。

3.编写《周秦哲理名言一百条》,作为袖珍口袋书发放学生。

4.参与《周秦伦理文化概论》视频精品课第一章《和而不同》、第六章《公正无私》的视频录制。

第(七)完成人

 

 

 

出生年月

19652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

图书馆馆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历史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

联系电话

0917-3566260

电子信箱

Gaoqiang226@163.com

通讯地址

宝鸡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参与项目设计研讨。

2.发表周秦文化研究论文多篇。

3.参与《周秦伦理文化概论》教材编写与修订。

4.为大一学生讲授《周秦伦理文化概论》。

5.为本校学生、兄弟院校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设周秦文化讲座。

第(八)完成人

 

 

 

出生年月

19761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

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主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566083

电子信箱

zhbo752@sina.com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主要进行《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中《<论语>:中国人的美德宝典》一章的撰写;

2.参与《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慕课”教学与视频拍摄。

3. 为本校学生开设周秦文化讲座。

第(九)完成人

 

孔润年

 

出生年月

19562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伦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联系电话

0917-3364186

电子信箱

kongrn@126.com

通讯地址

宝鸡市宝光路44号宝鸡文理学院美伦小区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获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2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参与本项目设计研讨。

2.参与《周秦伦理文化概论》教材编写与修订,任第一副主编。

3.为学生讲授《周秦伦理文化概论》和《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课程,协助智慧树公司制作上线慕课(M00C)。              

4.出版《宝鸡地域的中华文化》《伦理文化的人格透视》《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等著作,发表周秦伦理研究论文数十篇。

第(十)完成人

 

丁煜成

 

出生年月

19803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称

 

现任党

政职务

宝鸡文理学院

教务处副处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

工作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

联系电话

0917-3361126

电子信箱

752001506@qq.com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收集统计本成果涉及的数据资料以及分析相关重要资料信息,整合资源,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2.负责具体学期周秦特色课程教学计划任务落实,教学过程的管理。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宝鸡文理学院

主管部门

陕西省教育厅

联 系 人

张育人

联系电话

0917-3566212

   

0917-3566007

邮政编码

721013

通讯地址

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宝鸡文理学院教务处教学科

电子信箱

jxk3566212@163.com

1.学校支持本成果的实施过程,协调资金等各种资源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多次组织专家对本成果进行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本成果的质量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2.学校为项目的实施搭建了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台,创设了校园文化环境,提升了成果的应用效果。

3.学校支持本成果周秦伦理文化特色“探源”教材系列编写,支持《周秦伦理文化概论》《周秦伦理文化经典导读》《周秦哲理名言一百条》的出版发行。

4.学校将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课程列入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实施了四年不断线的特色课程教育。

四、推荐单位意见

(本栏由推荐单位填写,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

该成果是宝鸡文理学院以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美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将周秦伦理文化精髓转化为育人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大学生美德教育的“123”特色育人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该成果凸显了周秦伦理文化育人这一主线,按照普及—深化—提高的目标定位,创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路径,提供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和环境氛围三大保障,并按照“整体统筹,成熟先行,注重效果,逐步完善”的基本原则,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与建设,构建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周秦伦理文化特色育人教学体系,实现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与育人相结合,提升了大学生美德教育成效,坚定了文化自信。

该成果特色鲜明,目标明确,体系完善,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且实践效果显著,处于国内同类成果领先水平,在高等院校中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经陕西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该成果于2017年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符合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条件,陕西省教育厅决定推荐该成果申报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推荐单位公章

       


五、评审意见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终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签字:

       

签字: